四川省治理荒漠化基金会和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对芦甘草产业基地联合调研
近日,四川省治理荒漠化基金会理事长范新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原副巡视员叶明清,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产融服务中心主任张智和副主任陈海滨、黄宇海一行到四川禾瑞丰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芦甘草育苗、种植、加工的产业基地进行联合调研。
(泸县芦甘草种植示范基地)
调研组一行深入到泸县国家级芦甘草种植基地现场考察,并听取了聂禄军董事长的汇报。他说:“芦甘草原产于巴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野生植物,经团队引进并历经近8年时间的反复选育后,培育出的芦甘草叶厚多汁,茎粗可达3.5厘米,株高可达5~7米,平均株重约3公斤,含有17种氨基酸和多种维他命,粗蛋白质含量高达16.5%,精蛋白质含量达12.86%,总糖含量达8.5%,营养非常丰富。芦甘草在多种气候条件下均可种植,一年能收割6~8次,可持续收割20年,年平均亩产达30吨以上,年亩收入超过10000元,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芦甘草机械化采收)
郑英维副董事长向调研组汇报说:“芦甘草喂养畜禽适口性好,易消化,且能增强畜禽免疫力。公司目前已经发展了7个芦甘草种植基地,饲草全部包收回,用自己研发的生物发酵技术做成的粮草饲料能贮存达3年之久,营养价值极高,畅销全国各地,产品供不应求。公司还研发了生物菌包技术,将芦甘草制作成菌包,可生产黑木耳等多种食用菌,大大降低了菌包生产成本,菌包回收后再制作成有机肥还田,实现可循环发展。”
调研组对四川禾瑞丰泰农业科技公司长期坚持农业科技创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乡村振兴的带头人表示赞赏。叶清明副巡视员和陈海滨、黄宇海副主任也对公司的品牌建设、市场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希望公司借助乡村振兴的大好形势,做大做强芦甘草产业,为荒漠化治理、畜牧增产、农民增收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粮草饲料生产车间调研)
范新华理事长殷切希望公司能积极参与到四川省荒漠化治理工作中来,将芦甘草引种到甘孜、阿坝等四川荒漠化较为集中的地区,在治理土地沙化的同时推动当地畜牧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调研组一行在芦甘草基地)
张智主任表示,芦甘草是一种优质饲草,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希望公司与科研单位技术合作,对芦甘草进行深入研究,用优良品种大力帮扶、带动农民合作社发展饲草产业,促进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2025年全省猪肉自给率达100%,牛羊肉自给率达80%以上,禽肉蛋类自给率达95%以上的总体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