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学校启动暨首期培训在成都召开
田间学校启动暨首期培训在成都召开
2021年5月15日,四川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田间学校启动仪式暨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田间学校首期培训在国家杂交水稻成都分中心召开。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合经处杨处长、农经总站刘站长,四川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王帮武、副校长陈代富、体系建设科副科长邓玲老师和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会长陈大友、秘书长梁金修、专家委员会代表吴志平、肖红林及部分会员合作社理事长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农联会会长陈大友主持。
会上,四川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副校长陈代富宣读了“四川省农广校关于公布新增特聘教师和农民田间学校名单的通知”文件,校长王帮武和体系建设科副科长邓玲老师为获得特聘教师和田间学校的个人和单位颁发聘书和授牌。
王帮武校长说,农民田间学校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和倡导的农民培训方法,是一种自下而上参与式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强调以农民为中心,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作用。农民田间学校用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不仅可以强化农民科技种田观念,也会使他们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学会农业科技知识。田间学校要发挥好农村种养能手、乡土专家、掌握一技之长的实用人才作用,围绕农民遇到的问题、分析原因,制订解决方案并完成实施,使其最终成为现代新型农民或农民专家,破解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
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为推动会员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创建好现代农业“10+3”产业种养殖示范基地,为成员培训,田间学校提供实践基地。经评审研究,确定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禽业合作社等24家单位为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会员示范基地。
梁金修秘书长强调,我们要立足现有的资源,找出差异化个性特色,做出亮点,做到让农民看我的示范基地,学我的种养殖技术,跟我干出经济效益。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遴选一批创业激情旺盛的返乡农民工,加强指导服务,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业、规模养殖业、加工流通业、乡村服务业、休闲旅游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今天授牌24家示范基地,要作为田间学校教学科研场地,要首先当好"实践"榜样,做提升"能力建设"动力。
国家杂交水稻成都分中心负责人、农联会副会长彭甦,就“袁隆平种稻致富模式—稻田生态设施渔业”为会员单位做了适宜稻渔综合种养的专用水稻品种及栽培技术做了培训;西华大学唐勇博士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追溯系统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演示,并讲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24家会员示范基地理事长都分别做了合作社经验介绍发言。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合经处杨处长、农经总站刘站长听取了合作社理事长的工作汇报后,对他们的辛苦付出和做出的贡献表示肯定和赞赏,希望他们珍惜和利用好田间学校金字招牌,进一步建好示范基地,提升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做出新的贡献。
撰稿 李佳倩